在電力、冶金、水泥等行業的大型鍋爐或窯爐系統中,煙道/風管直徑常達1–5米,傳統管道式流量計因成本高、安裝需停產而難以實施。智能探針式流量計憑借不停產安裝、低成本、多點測量等優勢,成為大口徑氣體流量監測的理想解決方案。
工作原理上,主流智能探針采用熱式(恒功率/恒溫差)或差壓式(皮托管原理)技術。以熱式為例,探針插入煙道后,通過測量加熱元件在氣流中的散熱速率,反推流速。結合實測溫度、壓力,可計算出標準狀態下的體積流量或質量流量。
核心優勢體現在三方面:
無需停機改造:僅需在煙道壁開Φ25–50 mm孔,焊接安裝座后插入探針并密封,整個過程可在系統運行中完成;
適應惡劣工況:探針前端采用310S不銹鋼或陶瓷保護套,耐溫可達600℃以上,并集成自清潔結構(如壓縮空氣吹掃)應對高粉塵環境;
提升測量代表性:單點測量易受流場不均影響,高端智能探針支持多點陣列安裝(如3–5個測點),通過算法加權平均,顯著提高大截面流量精度。

典型應用場景包括:
鍋爐送/引風量監控,用于燃燒優化控制;
脫硫脫硝系統入口煙氣流量計量,支撐環保排放核算;
空壓站總管壓縮空氣用量審計,識別泄漏與能效瓶頸。
安裝要點:
插入深度應達煙道半徑的1/3–1/2,避開渦流區;
水平煙道建議安裝在頂部,防止積灰覆蓋傳感器;
配置溫度/壓力補償模塊,實現溫壓自動修正。
某300MW電廠案例顯示,采用智能探針式流量計替代原孔板方案后,投資降低60%,且實現了實時流量數據上傳DCS系統,年節約燃煤成本超百萬元。
綜上所述,智能探針式流量計以“小身材”解決“大管徑”難題,是工業氣體流量監測向智能化、經濟化轉型的關鍵工具。